【對抗濕疹】醫生解構秋冬護膚常見謬誤 濕疹患者忌以熱水敷面浸浴
發布時間: 2019/12/06 14:35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15
轉季的皮膚問題,相信是不少女生的煩惱。面對乾燥、寒冷的天氣,要達致完美的肌膚護理,方法、產品兩者相輔相成。醫生為大家講解如何選擇合用的護膚產品,更釐清坊間流傳、愈做愈錯的護理方法!
秋冬溫度、濕度低,變相增加皮膚的水份蒸發。鄭曉蔚醫生指出:
皮脂腺的分泌也會減少,少了皮脂的覆蓋,水份也就更易蒸發掉,使乾紋、細紋容易出現,又或是敏感、濕疹等。
為避免上述情況,轉季之前應開始調節皮膚狀況,加強保濕。護理程序上沒太大分別,但要小心留意挑選合用的產品。
秋冬別多做深層清潔
鄭醫生解釋:
春夏因天氣關係,清潔會更著重於去角質、去油;秋冬時,別太頻密去角質,或做太深層的清潔,因角質太薄的話,未必能保護皮膚。
此外,鄭醫生又指出,洗臉時要避免使用太多去油成分的產品,否則乾上加乾;對一般中性或乾性皮膚的人來說,可轉用些偏膏狀的潤膚產品,油脂性重才可保護皮膚、鎖水,覆蓋表面避免水份蒸發。而選擇清潔產品上,盡量避免啫喱狀或起泡劑,可以選偏奶狀的,以免皮膚過乾或產生敏感。
鄭醫生提醒,洗面後應趁皮膚微濕的時候做爽膚及保濕,因微濕的肌膚可加強產品滲透力。若皮膚太乾或天氣太惡劣,建議爽膚後用肌底液加強劑,加強皮膚底層的修護和急救,再用精華、面霜、眼霜等。另一方面,對於油性皮膚的人來說,因本身皮脂分泌多,應否改用皮膚產品需視乎個人狀態。
「部分人秋冬會減少皮脂分泌,微微變成偏中性肌膚,但也要看天氣對他皮膚的影響多大。」若調整護理產品仍出現嚴重敏感或濕疹,則需立即求醫以藥物治理。
5大常見護理謬誤
1. 天氣乾燥,面膜敷得愈多、愈久愈好?
答:秋冬建議用cream狀面膜,可增加脂質補充,一星期基本兩次,最多3次已很足夠,同時需配合早晚護理,調整肌膚健康度。紙質面膜通常水份重,精華滲透力佳,但因成分多為水溶性,若敷完不即時再做護理,可能只能補水,但滋潤性欠奉。有人認為要敷至面膜完全乾透才代表完全吸收,這是錯誤的。紙乾後,皮膚比它更濕,水份反而會走回去,使皮膚變得更乾燥、出更多乾紋。一般而言,紙質面膜建議敷15至20分鐘。
2. 秋冬陰天多,沒陽光可不做防曬?
答:不。雖然陰天,但紫外線仍可穿透雲層,只不過強度或許輕微減弱。即使工作長時間留在室內,燈、電腦、電話藍光亦須小心,故必須注意防曬。做足防曬避免紫外線破壞,產生自由基,預防皮膚衰老和出斑。
3. 面膜太凍,弄熱再敷可以嗎?
答:溫熱可使皮膚血管、毛孔擴張,能加強滲透率,或吸收得更好。但紙質面膜本已有密閉作用,讓成分滲入肌膚,滲透率已經足夠。所以未必需要弄熱;面膜內的成分也有機會被熱力破壞,或降低面膜功效,而過高熱力更可能燙傷皮膚,反而得不償失。
4. 天氣太冷,要用熱水洗臉,長時間浸浴?
答:熱水可使皮膚血管擴張,加速肌膚的血液循環、新陳代謝。浸溫泉時,當中的某些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吸收更有助皮膚健康。但若浸得太久,皮膚脂質層會溶解、水份容易流失,皮膚開始皺,反而令皮膚失去保護層,並不是一件好事,所以時間短,溫度合適較佳。此外,若以熱水浸浴使脂質流失,皮膚變得更乾,濕疹就更易發作,故通常不建議濕疹患者以熱水敷臉和浸浴。
5. 隨身帶保濕噴霧噴臉,可解決乾燥困擾?
答:保濕噴霧一般含水份或其他有效成分,脂質成分欠奉。當噴在肌膚上,噴霧的水份會在空中蒸發,同時帶走自己肌膚上的水份,反而令皮膚更乾,並不能真正保濕,只是短暫感覺良好。若需化粧的女士想保濕,應從做好底層護理開始。轉季時要換油脂性較高的日霜、潤膚膏等,另外底霜、粉底亦如是。若仍使用夏天吸油性較強的底霜,就很易出乾紋,或致粧容乾裂。
記者:吳霆俊
欄名 : 解構都市病